找到相关内容1976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常见词汇解释

    :安陀会(五条衣)、郁多罗僧(七条衣)、僧伽梨(九条大衣)三,具有三功用:杜防法衣他用;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;避免他人盗取。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,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。穿着袈裟的利益有:一者、...得功德:得命;得色;得力;得安稳无碍辩;得无所畏;无诸懈怠,为众敬仰;众人爱乐;具大福报;命终生天;速证涅槃。此外,以饿鬼为对象的施食仪式,称为施饿鬼、施食会。 祈愿 又作祈祷。仰求佛菩萨的冥助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0576465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下)

    ·圣道经》,<<阿含部T1>>p.735.2 ~ p.736.2)   1、破除障碍:   (1)住所,(2)家,(3)利养,(4)众,(5)业,(6)...相.八十好。而庄严其身。视无厌足。无能见顶者。皆悉不异。唯有精进不同。于过去当来诸佛世尊。精进者。吾最为胜。(《增·卷三十七·六》,<<阿含部T2>&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676942.html
  • 赵朴初与中国的人间佛教

    教理深奥,比较难学;前二叫世间法。世间法是世人易学而能够做到的,也是应该做到的,前人名之为人间佛教。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就是:五戒、善。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佛教认为,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,所以称为五戒。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,将身、口、意三业分为。身业有三: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;口业有四:不妄语欺骗,不是非两舌,不恶口伤人,不说无益绮语;意业有三:不贪...

    正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977111.html
  • 略说五戒

      在《智度论》里回答:利益身体方面实在是太小了,损害却太多。佛说酒有三十六过失;或三十五过失;或过失。不管多少,分开说,合起说,总而言之,失道破家多来自酒的过患。如果你硬要说有利益,如...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。人人都受五戒,这个世界一定会安宁。这是引经里略略说了一下。持犯的果报有条。   杀戒   持戒的果报:   1、修无畏布施。   布施有三:法布施、财布施、无畏布施。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4579043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1)

    观经疏》和《疑论》。后来,他委请南条文雄在日本搜罗到的“中华古德逸书”有三百多种。他将其中专谈净土的书,“自元魏以迄南宋,择其尤雅者得,汇而刊之。[7]”其中包括:昙鸾《往生论注》、道绰《安乐集》...净土”,在佛教信仰圈中,本来就是相当通行的。 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大乘佛教的第一位大论师龙树菩萨 (西元2~3世纪),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,在他的诸多著述中,有专门阐述“称念佛名、自致不退转”的《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579197.html
  • 《五部遗教》等宁玛派典籍与禅宗

    中的鱼……"⑩再如强调顿「1派的"优越"时说:"因方法的差别,顿门优越;因人规的差别,顿门优越;因行的差别,顿门优越;因禅定的差别,顿门优越;转变分别心方法的差别,顿门优越;净治障蔽的差别,顿门...,是十二苦修行大方法之一.".他的吐蕃弟子中"亦有除声闻戒外,更菩萨戒,及行十二头陀"..((五部遗教》中讲到迩叶传至摩诃衍的教法时也提到"独处阿练若"及"和尚摩诃衍行十二行",.笔者以为此"十二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0979888.html
  • 敦煌经变画研究论著目录

    考释,2004年敦煌石窟研讨会论文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6辑,2004年。   附:敦煌壁画的榜题与粉本   在敦煌遗书中有一些是画工用的榜题(文字)底稿和画面底稿,与经变画有关的约有,还有一些...楞伽经》、金光明经变与《金光明经》等等。只有牢度叉斗圣变是个例外,它没有对应的佛经,主要取材于讲唱文学作品《降魔变文》,但在敦煌壁画上的表现形式完全等同经变画,也绘于主室,所以仍归于经变画类。至于...

    王惠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18012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心性思想研究

    华严经》的“佛子菩萨摩诃萨,有求法,何等为?所谓直心求法,离于谄曲虚伪心故,精勤求法,离懈怠故”[[ ]]等。   从上面四经对“直心”思想的简要阐述来看,我们很容易的就能明白,佛教经典当中的...法故”[[12]];《六祖坛经》中的“一行三昧,于一切处行住坐卧,常行一直心是也;但行直心,莫心行谄曲,于一切法勿生执着”[[13]]和《华严经》的“佛子菩萨摩诃萨,有求法,何等为?所谓直心求法...

    常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881068.html
  • 水月法师的因明成就——心气沉定 深入论藏

    独立于《大疏》的专题,如果它确实是由窥基所撰,续疏的慧沼也没有理由特地把它从原疏中抽取出来。《大疏》本来就是未成之作,只解释到喻过的开头便中断了。在对似喻、现量、比量、似现量、似比量、能破等《入论...三十二册和第四十四册。下苦功恭敬抄录因明论疏六,包括因明大、小二论,神泰的《述记》,窥基的《大疏》和慧沼的《义断》、《义纂要》。尽管他自认为“存储胜于了解,生涩吞剥,事倍功微”,[[4]]但这些功夫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51081341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唯识实性,而不是绝对的无分别境界。故而,进一步依止任持、作意、意乐、方便、自在五种修法,修习胜行,从而使无漏种子现行渐趋圆满,分分断尽地中微细的重障,证得真如。《摄大乘论》卷三言:“诸菩萨任持,...,皆为无漏之现行。凭借此二智,能够对治地微细无明所知障,乃至金刚喻定,无间断尽一切微细二障种子,而能够转依成佛。   (5)证次。唯识行始终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。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须经历三大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